拓展業務-香港虛擬銀行的前景
(翻譯版本)
香港很幸運,因為香港金融管理局這個具有前瞻性的監管機構,已經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智能銀行計劃 - 2017 年 9 月)、基礎設施(快速支付 - 2018 年 9 月)和監管舉措(2016 年 8 月起的新儲值支付工具牌照和虛擬銀行牌照),使新進入者和現有的金融服務提供商都受益。
香港具有獨特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是連結中國大陸(全球最大、最具創新性的科技金融市場)與世界其他成熟金融服務機構和全球金融科技公司的橋樑。
香港素有透過金融服務數位創新來支持社會的傳統,其中包括本土的八達通卡,該卡自 1990 年代末以來,在交通支付和小額支付領域開創了世界領先的易用性。 Octopus 將其係統和專業知識出口到世界各地,包括荷蘭、杜拜和紐西蘭。
三家發鈔銀行——匯豐銀行、渣打銀行和中國銀行——都分別通過新的創新來應對數位服務的興起,例如 2000 年匯豐銀行的完全在線 IPO(MTRC); IDEO於2010年初設計了渣打銀行Breeze手機銀行應用程序,以及中國銀行的BoCPay應用程序,允許在大灣區進行二維碼支付。這些「老牌企業」表現出了驚人的靈活性,他們分別推出了 PayMe、Mox Bank 和 livi,以對抗螞蟻金服、騰訊、平安和眾安等科技金融領軍企業的新進業者。
具有前瞻性的監管機構以及專業精神和創新的文化相結合,培育了香港的零售和小型企業金融科技新創企業,其中包括一家「獨角獸」(一家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私人控股初創企業)——WeLab。 WeLab集團開創了從香港拓展至中國內地乃至整個區域的先河。
隨著香港金管局先後發出新的儲值支付工具牌照和八張虛擬銀行牌照,香港個人及中小型企業受益於新的金融服務提供商,並改善了現有銀行的服務,正如香港金管局所希望的那樣,預示著“智能銀行新時代”的到來。
香港金融科技協會在虛擬銀行誕生週年時歡迎這份報告,並積極期待這樣一個充滿活力和生機的金融科技社群將帶來進一步的創新、合作和利益。